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进口大包粉、液态奶冲击黑龙江乳业产业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真的要来了?

* 来源: 消费日爆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16-07-03 16:26:09 * 浏览: 515

进口大包粉、液态奶冲击黑龙江乳业产业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真的要来了?


  国内乳业目前哀鸿遍野,原奶过剩,乳制品积压,奶粉库存严重,每一家企业都感到日子太难过。
  另一方面,便宜的进口大包奶粉、进口液态奶不断增加,向中国的出口的国家和乳品企业不断增加,中国显然成为了陷入低迷中的乳业的最好的避风港。
  日前,黑龙江省乳业行业人士建议对外来进口奶粉、液态奶实施“双方调查”,这意味着国内奶业真的危机深重,开始要对进口奶实施反击了。
  国产乳业从奶源到乳品成本高,价格高,面对来自欧美、新西兰、澳洲的大包奶粉、液态奶低成本竞争相对来讲没有竞争力。但是尽管目前国产乳业还是主流,进口乳品作为补充。那么面对外来冲击之下,我们是否要放弃国内奶源,减少养殖,在奶源上依靠外来进口?
  而进口大包粉、液态奶的激增从而替代了对国内乳制品的需求,同时让国内乳业第一大省黑龙江的产业链上下游苦不堪言。
  这是个问题。
  国内乳业是否要对来进口的大包奶粉以及液态奶实施“政策限制”,来挽救国内的乳业?
  如果实施政策性支持,对于外来进口我们可以做哪些?
  政策限制手段:限制大量进口?
  《消费日曝》认为,如果对外来奶粉、液态奶进行限制,可能会有两个选项:
  一是提高关税;乳制品是各国重点保护的产品,进口乳制品的最高实施关税美国为95%,欧盟605%,韩国176%,日本692%,我国乳制品平均实施关税只有12%,自新西兰进口的工业奶粉关税已降至3.3%。
  二是对冲击中国市场严重的国家的企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这是否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对于外来冲击影响,行业内已经在讨论要不要发起政策保护了。
  日前,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思再发文提到:鉴于国外大量乳制品特别是工业粉进口已对黑龙江省乳业和农民生计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建议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我们是否应该发起“双反调查”,作为缺奶国家这是否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这需要深思。
  海关最新数据:1-5月进口液态奶同比增86.9%
  《消费日曝》了解,海关统计:2016年1-5月中国共进口液态奶25.97万吨,同比增加86.9%,进口额2.58亿美元,同比增长59%,平均价格为993美元/吨,同比下降14.9%。5月进口鲜奶6.64万吨,同比增加110.9%,进口额0.62亿美元,同比增长81.4%,平均价格为939美元/吨,同比下降14%。
  2016年1-5月我国进口奶粉36.57万吨,同比增加16.5%,进口额为8.73亿美元,同比增长0.3%,进口量的87.5%来自新西兰;产品结构中,全脂奶粉为26.67万吨,占72.9%,同比增长19.5%,脱脂奶粉为9.9万吨,占27.1%,同比增长8.9%。
  近日,澳洲迈高乳业总裁David Mallinson表示,最新数据表明,全球乳品库存过剩量可能超过60亿升牛奶等量。“仅配额制取消的头一年欧洲供应增加了4%,即57亿升”。
  黑龙江的乳业地位:生鲜乳产量占比15.18% 奶份占比36%进口量越大对国内从原奶到乳制品的替代就会变大。
  黑龙江省奶办发布消息,该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奶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基地(约占全国总量的40%),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总量、乳制品加工能力、奶粉产量和婴幼儿配方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到2015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93万头,其中产奶牛100万头,平均单产5.7吨,生鲜乳产量570万吨,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3%和15%。
  黑龙江省现有获证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88家(婴幼儿配方粉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53家,约占全国631家的1/10,年加工鲜奶能力1000万吨。2014年,全省奶粉产量5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6%;婴幼儿配方粉产量2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8%;液态奶产量141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
  去年,黑龙江省政府出台《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意见》。从2016年开始,该省将再建1000个300头规模的标准化奶牛场,形成240万吨优质原料奶供给能力。到2020年,全省新增高品质原料奶供给能力440万吨,加上原有优质奶源基地所产的100万吨,可提供540万吨高品质原料奶,可生产135万吨婴幼儿配方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黑龙江建议对外来进口奶粉、液态奶“双方调查”?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思再在黑龙江日报上发文指出:
  一、黑龙江省乳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积压,利润大幅下降。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特别是工业奶粉开始大量积压,工业奶粉累计积压达10万吨。由于产品积压,乳企运营成本增大,流动资金短缺,进而延伸影响到生鲜乳收购环节,部分乳企开始限收拒收原料奶,个别乳品企业出现压等压价、拖欠奶资现象。
  (二)原料奶价格不断下降,奶农卖奶难、收益下降。目前,黑龙江省平均收奶价已由2013年的3.76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3.27元/公斤,降幅13%;规模场收奶价格由5.5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4元/公斤,散户甚至不足3元/公斤,全省奶农因此年减收28亿元。奶站数量也由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进口乳制品价格下降、数量激增。乳制品是各国重点保护的产品,进口乳制品的最高实施关税美国为95%,欧盟605%,韩国176%,日本692%,我国乳制品平均实施关税只有12%,自新西兰进口的工业奶粉关税已降至3.3%。在缺少有效关税保护的情况下,2010年-201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由74.5万吨增加到179.1万吨,年均增长19.2%,其中液态奶96%,奶粉等干乳制品12.4%。进口乳制品折合鲜奶占我国鲜奶产量比重由2010年的17.1%增加到2015年的30.8%。但是,其价格却屡创新低。2015年进口工业奶粉的平均税后价格为22500元/吨,而国产奶粉的生产成本为35750元/吨,进口工业奶粉价格仅为国产奶粉成本的63%。
  (二)奶牛养殖成本高、缺少国际竞争力。近几年,饲料、饲草、用工、治污、检测等成本逐年攀升,加之缺乏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导致养殖成本较高。黑龙江省散户、中小型牧场、大型牧场2015年平均养殖成本分别为3.2元/公斤、3.1元/公斤、3.6元/公斤。而同时期的平均收奶价为2.96元/公斤、3.5元/公斤和4.00元/公斤,导致部分奶牛养殖户出现亏损情况。新西兰2015年全年平均生产成本约为2.4元/公斤,出口至我国的工业奶粉2015年到岸平均价格为17500元/吨,折合鲜奶为2.18元/公斤;税后平均价格为22500元,折合鲜奶为2.7元/公斤。国产生鲜乳生产成本与进口工业奶粉价格形成巨大反差,国产生鲜乳在市场竞争力上明显处于劣势。
  (三)复原乳营养信息缺失,侵害消费者健康性和营养性知情权。用进口工业奶粉复原后生产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粉,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其先天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进口工业奶粉经过境外加工、储存运输、报关等程序到国内再生产,保质期大大缩减,复原后生产乳制品重新标注分装日期。而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道其中内情,继续购买由进口工业奶粉制作的乳制品。
  三、未来趋势分析
  (一)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水平仅占世界平均的1/3,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以及社会人群结构的变化,人均消费量将持续提升,且农村增速会高于城镇。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将达到40千克,年均增速为2.82%;农村居民12千克,年均增速为15.7%。同时,二胎政策将直接推动奶制品尤其是奶粉销量的增加,预计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年增量约为10%~20%。
  (二)国际市场生鲜乳价格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振荡徘徊。根据国际奶农联盟预计,未来5年国际奶价将进入下行通道。随着欧盟取消配额制、中新、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国内乳业将面临更大的进口压力。
  (三)国内生鲜乳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空间。由于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倒逼,未来国内生鲜乳价格仍将缓步下移。而受国家玉米购销价补分离政策的利好影响,国内生鲜乳生产成本有下降空间。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加快,优质生鲜乳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四、几点建议
  (一)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鉴于国外大量乳制品特别是工业粉进口已对黑龙江省乳业和农民生计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建议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应急措施,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进口乳制品特别是工业奶粉的非关税技术壁垒,限制其进口的数量。(这是比较明确提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之前很少有这方面的讨论)(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标识制度,在复原乳标识的基础上,同时标注所使用工业粉的生产时间。二是建议修订婴幼儿配方粉生产标准,建立生鲜乳生产婴幼儿配方粉制度,提升婴幼儿口粮质量。三是完善质量检测制度,在检测频次、指标等方面做到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同等待遇。
  (三)开展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的“提质增效、提产增效、节本增效、污控有效”养殖领域的“四效”工作。建议充分利用国家调整玉米购销政策的契机和黑龙江省在粗饲料及农副产品方面的资源优势,打赢这场养殖成本攻坚战,补齐产业短板。继续扶持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规模适度、种养结合、农企利益联结紧密的发展路子。
  (四)关心退出奶牛养殖业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退出奶牛养殖业农民的转产和生计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再就业转产培训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防止和避免其因转产而返贫等情况的出现。
  既然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都在抬头,我们是否应该以此为武器?作为乳业行业的你怎么看?